——校医院举办第五期“真情服务故事”分享会
校医院讯(通讯员 胡丽娟)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持续提升医疗服务品质,进一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、打造医德医风教育品牌,9月26日,校医院“真情服务故事”分享会(第五期)顺利举行。会议由院长桂珂主持,医院全体职工参会。
会上,四名优秀职工代表,以四篇浸润着责任与温情的一线故事,将校医院“健康所系、性命相托”的服务初心具象化,为现场同仁展开了一幅满溢人文关怀的诊疗画卷。
内科胡清平率先带来跨越十年的“生命托举”故事——10年前,她通过观察“持续穿军训服、甲床苍白”等细节,了解到20岁就诊学生隐瞒晚期肾衰病史情况。为打消学生“怕退学”的顾虑,她咨询学校相关政策,面对巨额医疗费积极发起倡议,后经学校、医院协调发起爱心募捐,助力学生战胜了疾病。十年后,已工作并攻读在职研究生的学生手写感谢信,字里行间满是对校医院“大家庭”的感念,让现场先被这份跨越时光的温情触动。
外科换药室周正蓉讲述了与退休职工承叔的“两个月守护”:早春时承叔骑车撞伤腿部(15CM伤口伤及肌肉层),术后因未遵医嘱导致伤口二次撕裂感染。此后每日,她都细致为其清创引流,将医嘱拆成“微信步数不超3000步”等小目标,雨天还帮他套上塑料袋保护伤口。最终伤口愈合时,承叔一句“你比我女儿还好”,道尽医护与患者间的深厚情谊。
护理部郎燕的深夜急诊故事,则勾勒出校医院“深夜不打烊”的温情:一名大一女生因腹痛呕吐深夜就诊,她在完成补液、止吐治疗的同时,察觉学生焦虑,便以聊天疏解其情绪,陪她治疗至凌晨一点半。学生康复离去时的笑容,让“急诊室不止有急救,更有暖心守护”的印象深入人心。
康复科王慧以博士李同学的“身心疗愈”经历收尾:因学业压力引发颈椎剧痛的李同学,本只想治疗身体不适,却在医生一句“脸色看着有点疲惫”的关心下,敞开心扉倾诉论文瓶颈与迷茫。此后,医生不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,更每次留出时间倾听、教放松技巧,让康复科成了学子高压生活里的“安全岛”。
桂珂表示,真情服务师生,突出“真情”,只有医务人员真诚的付出,师生才会有真诚的回报,情感是双向奔赴的,希望大家通过五期的真情服务故事分享学习,把真情服务真正落实到医疗健康服务工作中去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通过学习,促进工作,体现自己的价值。
党委书记易吉林在总结中讲到:每一次充满温度与力量的故事分享,诠释了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的誓言重量。希望大家让“真情”成为共识,让“服务”精益求精,让“精神”不断传承。医院的发展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深厚的人文底蕴。让我们以这些真情故事为火种,以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”的职业精神为指导,共同打造有温度、有品质、有情怀的医院品牌,为守护师生健康、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续写更多动人篇章。
单位:华中师范大学医院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:4300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