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医院检验科的一员,我每天都会面对无数张血糖化验单。常常有社区的群众拿着报告单问我:“医生,我查了空腹血糖正常,是不是就没事了?”“餐后血糖高一点要紧吗?”今天,我就为大家详细解读空腹血糖、餐后两小时血糖、随机血糖和糖耐量试验(OGTT)这四种常见检测,解开您心中的疑惑!
一、四种血糖检测详解:何时测?怎么看?
1.空腹血糖
测什么?清晨,至少8-10小时未进食(可以少量饮水)后测得的血糖值。
何时测?通常是体检、筛查糖尿病或常规复查时的首选项目。
群众常问:
“空腹血糖多少算正常?”→正常值:通常3.9 - 6.1 mmol/L(具体以您化验单参考范围为准)。空腹血糖6.1 - 6.9 mmol/L(空腹血糖受损 - IFG)属于糖尿病前期
“空腹血糖正常就肯定没糖尿病吗?”→ 不一定! 很多早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,空腹血糖可能正常,但餐后血糖已升高。
意义:反映基础状态(非进食刺激)下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,是筛查糖尿病和评估血糖控制的基础指标。
2.餐后两小时血糖
测什么?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,整2小时后测得的血糖值。要求这餐量和平时差不多。
何时测?常用于空腹血糖偏高、有糖尿病高危因素(肥胖、家族史等)、或怀疑有餐后高血糖症状(如饭后犯困严重)的人群。也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。
“吃完饭多久测才准?必须是整2小时吗?” → 非常重要!必须严格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,到整2小时查血。提前或延后结果都不准确。
“餐后血糖多少算高?”正常值:通常 < 7.8 mmol/L。
餐后2小时血糖: 7.8 - 11.0 mmol/L(糖耐量减低 - IGT)也属于糖尿病前期。
餐后2小时血糖:≥ 11.1 mmol/L 则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(需结合其他指标)。
意义:反映进餐后胰岛β细胞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,以及身体处理糖负荷的能力。是发现早期糖代谢异常(尤其是以餐后高血糖为主)的关键指标,对糖尿病预防和早期干预意义重大。
3.随机血糖
测什么?一天中任意时间点,无论是否进食、何时进食,查血测得的血糖值。
何时测?主要用于出现明显高血糖快速筛查症状(如极度口渴、多饮多尿、消瘦、乏力、视力模糊等),明显低血糖症状快速筛查(如饥饿、软弱、倦怠、乏力、昏迷),不作为诊断的首选。
“随机血糖多高就有问题?”。 ≥ 11.1 mmol/L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切点之一(需结合症状或后续确诊试验)。但一次随机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,需结合其他检查。
意义:在出现可疑症状时提供快速诊断线索。数值≥11.1 mmol/L + 典型症状,高度提示糖尿病可能。
4.糖耐量试验(OGTT)
常于上午8~9 时开始,受试者空腹(8~10 h)空腹抽取静脉血测血糖1次后,口服溶于 300 ml 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,从服糖第1口开始计时,于服糖前和服糖后30 min、1 h、2 h、3 h(一般不采)分别静脉取血测血糖。
何时测?当空腹或餐后血糖处于“临界值”(高于正常但未达糖尿病标准)时,用于明确诊断是“正常”、“糖尿病前期”还是“糖尿病”。是诊断糖尿病的“金标准”之一。也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。
“为什么让我喝糖水?好难喝啊!” → 这是为了给身体一个标准化的糖负荷,就像一次“压力测试”,最能客观评估您的糖处理能力。虽然口感不好,但对诊断至关重要。
“做这个检查有什么要注意的?”→ 前3天需正常饮食和活动。试验前需空腹8-10小时。试验中要求静坐、禁食、禁烟。整个试验过程通常需要2-2.5小时。
意义:是诊断糖尿病(尤其是早期和隐匿型)以及明确糖尿病前期状态的最精确方法之一。
二、总结与关键建议
各有侧重: 四种血糖检测如同不同镜头,捕捉身体不同状态下的“糖代谢画面”。空腹血糖看基础,餐后血糖看应对能力,随机血糖抓紧急信号,OGTT做精准评估。
“正常”非绝对安全:空腹血糖正常,不代表餐后血糖一定正常。定期体检应包含空腹血糖,高危人群或空腹血糖临界者,务必加测餐后血糖或进行OGTT。
重视“糖尿病前期”:空腹血糖受损(IFG)和/或糖耐量减低(IGT)是身体发出的强烈预警信号!此时积极干预(生活方式改变),有很大机会逆转或延缓发展成糖尿病。
谨记诊断标准:糖尿病诊断需由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重复检测结果,综合判断,不能仅凭一次结果下定论。
指尖血 vs 静脉血:日常家用血糖仪测的是指尖末梢毛细血管血,医院检验科测的是静脉血浆血糖。两者数值可能有轻微差异(通常静脉血糖更准确,是诊断依据)。家用血糖仪主要用于监测血糖波动趋势和指导日常管理,确诊糖尿病仍需依据静脉血结果。
行动起来:
了解风险:超重/肥胖、缺乏运动、糖尿病家族史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妊娠糖尿病史等都是高危因素。
定期筛查:≥40岁人群建议每年测空腹血糖。高危人群建议更早、更频繁筛查,必要时查餐后血糖或OGTT。
抓住“前期”:如果处于糖尿病前期,请立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(健康饮食、规律运动、控制体重),这是预防糖尿病的黄金窗口期!
遵医嘱复查与管理: 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,务必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(包括空腹、餐后、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),规范治疗。
健康提示:每一次血糖检测,都是身体发出的宝贵信号。读懂这些信号,重视异常结果,尤其在“糖尿病前期”阶段积极行动,是守护自身和全家健康的关键一步!作为检验科医生,我衷心希望每位朋友都能科学认识血糖,远离糖尿病困扰。如有疑虑,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到检验科了解检测详情。
健康生活方式是最好的“降糖药”,早发现、早干预,血糖才会“正常”。
单位:华中师范大学医院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:4300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