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华中师范大学校医院网站

卫生健康

乳腺结节不要怕,要“爱”不要“癌”——带你读懂乳腺结节

作者:王川     审核人:荣太梓,熊萃     时间:2024年10月22日    


体检报告中的“乳腺结节”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。看似不起眼的几个字,却常常让人心里一紧。有人说,乳腺结节不是什么大事;也有人担心,这是不是乳腺癌的前兆?到底该不该紧张呢?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聊一聊。

一、乳腺结节,就是癌吗?

首先要明确,乳腺结节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名称,而是一种影像学表现。

在彩超、X线钼靶等检查中,医生发现乳腺组织里有一个“疙瘩”或“团块”,就会诊断“乳腺结节”。造成结节的原因有很多:

· 良性病变:乳腺增生、乳腺囊肿、乳腺纤维腺瘤等;

· 恶性病变:乳腺癌。

临床数据显示,绝大多数乳腺结节是良性的,只有大约4%~10%的结节属于恶性。因此,发现结节并不等于乳腺癌。

二、教你快速看懂乳腺检查报告

1. 先看 BI-RADS 分级

这是乳腺影像学报告的“分级系统”。数字越高,提示风险越大。

2. 留意恶性信号

以下影像学特征常提示恶性可能:

· 实性低回声结节

· 结节形态不规则和边缘不清,边缘呈“毛刺状”或“蟹足样”改变

· 结节内血供丰富,肿瘤内部的动脉血流的RI值>0.70

· 微小钙化、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

· 结节纵横比>1

· 腋窝淋巴结异常(圆形、边界不清、皮髓质不清等)




三、自我检查:你也能做的乳房守护

自我检查并不能代替影像学,但可以作为早期警觉手段。

1. 视诊

· 在明亮的镜子前,双臂自然下垂,观察两侧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、是否在同一高度,乳房、乳头、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,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;

· 双手叉腰或举过头顶,再观察乳房形态是否有新的变化。

2. 触诊

· 建议在月经结束后3~7天进行;

· 仰卧位或站立位,左手举过头顶,用右手手指并拢,按外上、外下、内下、内上、腋下顺序,系统检查有无肿块,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,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;

· 检查时注意包块的大小、硬度、活动度;

· 轻轻挤压乳头,观察是否有异常分泌物(尤其是血性分泌物)。

发现可疑情况,应尽早去医院检查。

四、乳腺筛查,多久一次?

· 40岁以上女性:建议每年一次乳腺彩超或钼靶

· 高危人群(如家族史、BRCA基因突变):可提前到35岁,并建议半年检查一次,必要时联合钼靶/核磁

五、乳腺癌的治疗进展

现代乳腺癌治疗强调 精准化 + 综合性

· 手术(首选)

· 化疗

· 放疗

· 靶向治疗

· 激素治疗

好消息是: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90%~95%,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。

关键就是 —— 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

关于胸罩:放心穿!

穿文胸与乳腺癌风险无关。

合适的文胸反而能保护乳房韧带,减少下垂。

但不建议睡觉时还戴着文胸,因为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。

温馨提示

乳腺结节 ≠ 乳腺癌。
但定期体检、科学解读结果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就是给自己最好的守护。



单位:华中师范大学医院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:4300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