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华中师范大学校医院网站

卫生健康

孩子成长过程中社交焦虑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

作者:周杰     审核人:邓虹     时间:2020年06月08日    

 

心理学家指出,在孩子人格形成的早期,很多消极因素,如自尊心不足、父母引导不当、成年人导致的阴影、甚至是一些失败的经历会让孩子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自信心缺失,从而产生恐惧感。如果不及时干预,可能会因为一次普通的失败经历变成社交焦虑。

孩子出现社交焦虑时的信号:

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;当父母让孩子和大人打招呼时,孩子会排斥;对其他人评价自己的话过度敏感;总是消极的思考;逃避关注。

孩子形成社交焦虑的原因:

心理问题:气质类型:研究发现,胆汁质、多血汁、黏液质的孩子不容易出现社交焦虑,抑郁质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交焦虑,如果孩子属于抑郁质类型或者含有抑郁质的混合型,在社交方面就容易出现障碍。自我意识萌发:孩子到了2岁左右,自我意识萌发,会比较在意别人的评价。如果他曾经在社交中出现过障碍,就会引发社交焦虑,因为担心受到批评、纠正,所以宁愿不表达,做到自我保护,难以突破心理的防线。比如孩子跟人打招呼声音很小,大人就要求他声音大一点。他把长着胡子的“叔叔”叫成“爷爷”,大人会纠正他。这些经历都会让孩子感到不愉快,所以自然想逃避。

生理问题:化学物质:科学家研究发现,人体内有一种被称为5-羟色胺的化学物质,这种神经传递素影响人类的焦虑、沮丧等精神状态。如果大脑中与5-羟色胺有关的基因相对更短,人就容易羞涩,这是一种遗传问题,是先天性的。身体问题:如果身体有缺陷,曾经被人评价过,孩子感到自卑,有羞耻感,每当与人打交道的时候,就特别担心被人“羞辱”。

养育问题:替孩子表达:大人带孩子外出的时候,如果看到一些自己认识的人,会跟孩子说“叫爷爷”、“叫奶奶”等等,孩子可能还没反应过来,没来得及说,大人就开始替孩子说“孩子害羞”,孩子已经没有机会再说了。这样一次次地代替孩子表达,孩子自然就习惯了不打招呼了。过度保护: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的都不多,都是心肝宝贝,保护得密不透风。天热了怕太阳晒,天冷了怕北风吹,所以很少带孩子外出。孩子接触的人只有自己的家人,和少数几个邻居。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人,孩子就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。如果家长也不擅长社交,孩子也学不会社交。关系不和:心理学家发现生长在不和睦家庭的孩子,容易出现社交焦虑。如果父母关系不和,经常发生冲突,孩子会感到恐惧、警惕、悲伤,导致情绪失调,遇到社交问题会退缩。还有的父母对孩子不够友善,经常训斥孩子、漠视孩子,孩子没有自我的正确感知,成为低自尊的孩子,总是认为自己有缺陷,扩展到认为社交对自己有威胁,故而出现社交焦虑。

如何降低孩子的社交焦虑:

预防:尊重孩子个性,:对于抑郁质类型的孩子,越是强迫他出去社交,他越是感到恐惧,这让他感到巨大压力。不妨尊重孩子的个性,不要勉强孩子。给孩子挑选合适的社交环境:一般这样的孩子喜欢安静的、小的社交环境,就要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场所,比如比较安静的图书馆、做手工的游乐场所。给孩子挑选合适的社交目标:帮孩子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,鼓励孩子和他们交流沟通,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,有共同的话题,交谈比较投机,孩子就不会出现社交焦虑。逐步扩大社交范围:等孩子有了固定的朋友,能够敞开心扉,变得比之前更开朗的时候,再逐步扩大孩子的社交范围,让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历练。给孩子时间,对待孩子要有耐心,孩子的反应有时候是慢半拍的,当他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,不要指望他做到立刻执行。带孩子上街,看到一个老人,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,就要求孩子叫“爷爷”,孩子闷声不吭,那就耐心地等他一会儿,孩子反应过来就会叫了。如果孩子打招呼的声音很小,也不必纠正孩子“大声点”,能叫出口就是胜利。如果想让孩子以后大声表达自己,回家好好演练再说。

改善:提高孩子自尊心,悦纳自我,孩子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会缺乏自尊,因为家庭环境不好缺乏自尊,因为家长总是批评孩子也会缺乏自尊,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改善。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,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,接纳自己的一切,才会让别人接纳你。用向前看的方式和孩子对话,孩子就会欣然接受自己面临的一切,拥有深深的幸福感。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保持和睦,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,对孩子持鼓励和欣赏的态度,面对孩子的问题,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,而不是发泄情绪为目的,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有自尊,不会害怕社交。帮助孩子练习:孩子初次踏入社会,还不懂如何和人交往,会因此而害怕。父母要帮助孩子在家做好模拟练习,消除内心的恐惧。和孩子做角色扮演的游戏,一个当路人,一个当孩子,见面之后用标准的语言互相问好,进行角色互换,反复练习。在家搭建一个临时的“小舞台”,让孩子站在上面,面对爸爸和妈妈,讲故事、唱歌、介绍自己都可以。如果能邀请到更多的人参与,效果会更好。孩子有了一定的体验之后,再到真正的社交场合,就能够发挥得更好。

纠正:认知干预:认知辅导:首先,帮助孩子理解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条件反射,可以通过放松暗示学习法,消除原有的消极情绪反射,塑造积极的情绪反射。其次,帮助孩子认识自己,不管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,都有自己的优势,只要做到与人交往时真诚善意就特别好。最后,让孩子说出自己感到焦虑时的内心想法,积极回应孩子,承诺做出孩子所期望的事情,比如不再对孩子唠叨。放松暗示学习训练:依据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、教育学家乔治·罗扎诺夫的暗示训练法。播放轻松的音乐,让孩子放松。让孩子想象自己的优点会放的更大,想象父母可以更爱自己,想象在路上遇到了老师,很放松、很尊敬地和老师打招呼,老师给了赞许的笑容,感受那种受到赞许的愉悦感。通过这些方法,孩子的消极情绪会转换为积极情绪,开启积极思维模式。多听音乐:神经机制理论认为,音乐对边缘系统和下丘脑有影响作用,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变、儿茶酚胺分泌减少,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,因而调节人的心理反应。所以,可以通过听音乐的方式纠正社交焦虑,多听一些专门缓解情绪的音乐,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,分散注意力,释放内心压力,消除心理障碍,纠正社交焦虑状态。有机会可以学习音乐,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,唱一些慷慨激亢的歌曲,让自己的情绪不断宣泄、升华,不断自我肯定,稳定情绪,纠正不良状态,克服社交焦虑。

总之,社交是孩子绕不开的坎儿,虽然有的孩子有先天的因素影响,导致社交焦虑,但是也会通过后天进行改善。心理学家卡格恩曾对一批儿童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年的跟踪调查:当初有羞怯倾向的人,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克服了羞怯的性格,父母的教育方式、社会环境以及机遇,对孩子的性格都会产生影响。所以,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,提前改善,当孩子会出现社交焦虑的时候,我们也不要紧张,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纠正就好了。

 

单位:华中师范大学医院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:430079